活动地点: | |
开始时间: | |
结束时间: |
一、国内经济
近期宏观数据整体上处于真空期。8月EPMI(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小幅上行1.0个点,基本符合季节性;中观景气面同样略有改善,7大细分新兴行业中,位于50以上的行业个数较7月增加1个。绝对景气度延续了7月的偏弱特征,47.8的景气值为2014年有数据以来8月最低水平。
货币政策操作方面,央行宣布于8月25日开展了6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本月将有3000亿元MLF到期,这意味着8月央行MLF净投放达到3000亿元,为连续6个月加量。央行通过多维度,大力度的公开市场操作,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房地产政策方面,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门8月25日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包括调减住房限购、优化住房公积金、优化个人住房信贷以及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等政策。
二、海外经济
鲍威尔在Jackson Hole会议上发表演讲,表示短期内通胀风险上行,不过关税对价格的影响可能是一次性的,而就业市场存在下行风险。政策利率处于限制性区间,后续不断变化的风险平衡,可能要求美联储调整政策。演讲发布后,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升温。
三、资产策略
大类资产配置:股市形成强劲上涨趋势,上周股债跷跷板明显,但本周一股债同涨。本周一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刷新年内成交额新高,上证综指收涨1.5%于3883,但债市也迎来修复行情。未来股市关注资本市场政策和市场情绪变化;债市在适应情绪与高波动之后,或重新回归基本面与资金面定价逻辑。
货币市场:上周资金面偏紧,银行融出大幅下降。同业存单加权发行利率为1.62%,较前一周小幅上行。22日央行超额续作MLF 6000亿元,净投放3000亿元,体现出当前央行对资金面的态度依然偏呵护。1个月票据利率一路下行,当前接近零值,显示信贷需求仍然偏弱。
利率:上周,风险偏好强势维持,权益对债市冲击猛烈。沪指周中涨势汹涌,一路直上剑指3800点上方,续创10年来新高,债市难以摆脱其负面影响,叠加资金趋紧,资金面强力支撑弱化,周初债市即迎来大幅下跌,长债收益率突破前高,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接近1.8%、2.06%的关键点位,盘中10Y国债盘中几度触及1.79%未能突破。全周债市基本延续跌势,修复行情短暂,交易盘砸盘态势凶猛,后半周,股债跷跷板效应边际递减之势渐显,债市略显韧性。
全周来看,利率债方面,曲线整体上移,短端在资金转松后的表现尚可,中短端弱势明显,长端、超长端回调幅度多在3-5BP的区间。截至8/22,1Y、5Y、10Y、30Y国债收益率分别较上周五(8/15)变动0.4、3.8、3.5、3BP至1.37%、1.63%、1.78%、2.08%。
展望后市,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债券逐步具备反弹修复的动力,但考虑到权益市场趋势行情难言结束,谨慎追涨,在市场悲观时逐步增配,在关键点位灵活波段,控制组合波动,同时下周较为重要,重点关注鲍威尔讲话对美国降息预期的指引、月末PMI及关键事件前股市的变化。
信用:上周股市延续强势表现,叠加税期资金面偏紧,债市在周初出现大幅调整,之后呈现震荡偏弱格局。全周来看,信用债收益率曲线全线上行,上行幅度中枢在5~6bp之间,信用利差也全面上行。具体而言,3Y及部分长久期信用债调整幅度较大,1Y期各等级信用利差上行1BP;3Y期各等级信用利差上行3-5BP;5Y期各等级信用利差上行1-2BP;7Y期各等级信用利差上行6-7BP;10Y期各等级信用利差上行4-5BP。定价角度看,信用利差仍处于极低水平,信用债相对性价比依然处于偏低的状态。策略上需要做好流动性管理,警惕信用债的补跌,按照合理定价参与一级市场投标优化组合,等待调整后机会。
可转债:中位数价格已经升至135元,处于历史极高估值的阶段。可转债市场的流动性情况需要保持关注。
股票:市场轮动极快。从战略主线思考,去美元化背景下的中国资产重估长期不变,短期市场情绪偏高。行业配置关注反内卷和美联储降息刺激预期交易反复过程中的低位轮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