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地点: | |
开始时间: | |
结束时间: |
一、国内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在该日期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二、海外经济
美国劳工部8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7.3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劳工部还将5、6两个月新增非农就业合计下修25.8万人。因不满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最新就业数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宣布,他已下令解雇劳工部下属的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此举引发市场对美国数据可信度的危机,可能加剧市场对美元长期信用的担忧。
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8月1日表示,她将于8月8日辞去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职务,这意味着特朗普总统可能会比预期更早填补该职位。在7月份疲弱的非农数据公布之后,市场将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概率上调至80%,但短期内尚难以估料鲍威尔对坚持延后降息决议的决心。
三、资产策略
大类资产配置:政策层面暂时没有重大的新动作。债券继续保持流动性和灵活操作,保持对经济数据走向和政策的观察。股票不过度追逐特点题材,加强对业绩的关注。
货币市场:央行呵护之下,跨月周资金价格维持平稳。7月末票据利率下行,指向信贷投放可能偏弱。存单发行利率也转为下行。
利率:上周,债市行情反复,前半周先围绕商品和权益市场表现、“反内卷”政策预期等进行修复—再跌—再修复,后半周,债市情绪逐步企稳,修复此前半数跌幅,股债跷跷板对市场压制作用弱化,长债逐步靠近此前震荡区间,周五尾盘税收政策变动影响下债市再迎剧烈波动。全周来看,利率债方面,与7月25日相比,至8月1日1Y、5Y、10Y、30Y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下行1.0BP、3.6BP、2.7BP、2.3BP。
展望后市,下半年实际GDP增速大概率下行,但反内卷相关政策或推升物价,基本面信号或有所分化,同时股票商品若持续上涨将继续压制债券情绪。流动性层面仍利好债券,且国债等债券增值税征收或推升阶段性配置需求。债市整体处于震荡区间,把握交易机会或是未来重点。
信用:信用债收益率整体跟随利率下行,但总体表现弱于利率债,前期调整幅度较小的7Y期品种收益率变化幅度有限。信用利差多数抬升,部分短久期和低等级品种下行。定价角度看,经过近期调整,信用债收益率有小幅提升,但信用债相对性价比依然处于偏低的状态。税收政策方面,由于信用债税收政策无变化,而国债、地方债和金融债等券种的利息纳税有所上升,理论上会带来信用债相对于以上券种的性价比提升。展望后市,做好流动性管理,等待调整后机会,7月下旬跌幅较大且流动性较好的品种具有一定的交易价值。
可转债:前期超跌的低估值板块可能存在局部修复的机会。
股票:稳增长、反内卷、城镇化等政策密集发布但都注重长期思维,投资者需合理设定政策预期。中美博弈持续,科技自主可控政策的确定性相对较高,长期关注有产业支撑的机会。中报季临近,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盈利压力预计也将逐步体现。市场仍适用于哑铃策略,但看法从极致的哑铃策略稍微向中间区域进行修正,对高股息公司需适度关注中期稳健的增长空间,对成长性公司需适度关注中期的业绩兑现预期。如美元和美债利率阶段性反弹产生冲击,则是配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