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地点: | |
开始时间: | |
结束时间: |
摘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双方关系的演变,其次梳理了中美元首会晤事件对大盘表现、行业表现差异与北向资金流向三方面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以下三点:
1、中美元首会晤传递积极信号,历史上市场在会晤首日后的5个交易日保持谨慎,通常在第6至10个交易日市场会有所表现。
2、2009年后的中美元首会晤,总体上更加利好高景气、政策导向与部分成长行业。从历史来看,计算机与食品饮料行业在会晤首日后的15个交易日超额显著,通信与国防军工在会晤首日后的10个交易日超额显著。
3、历史上,北向资金在中美元首会晤前3个交易日与后20个交易日通常能够实现持续的流入,表明港资与国际资金亦看好会晤带来中美关系改善下的投资机会。
最后,我们回顾了2023年中美元首会晤的主要交流成果。站在中美关系缓和之际,我们对A股未来行情保持乐观。
01 引言:50年前,用音乐播撒中美友谊的种子
11月10日晚,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开场曲目为《坎迪德》序曲,在激情饱满的乐声中,思绪仿佛回到50年前的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一行人带着憧憬和好奇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也正是这个时期,国家领导人巧妙的外交运筹下,“乒乓外交”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之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上午,中美元首举行会晤,这是中美元首继去年底巴厘岛会晤后、时隔一年再次举行面对面会晤,被外界视为今年以来两国持续数月的高层密切交往的高潮。在世界局势变乱交织、中美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之际,中美元首会晤再次为两国关系带来暖意。
02 中美关系历史演变:映照现实,远观未来
50年来,中美关系历经起伏,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纵观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长线,中美两国国内治理历程与面临的挑战始终影响着双边关系的基本走向。总体来看,1979年中美两建交以来的双边关系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1979年至2008年:稳定发展期
中美正式建交后的前30年,双边关系在起伏中稳步发展。1978年12月,改革开放为中美建交和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活力,1979年1月中美建交。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签署联合声明文件,重申了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并且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与中国达成协议。1984年4月里根访问中国,同年6月中美签订中美签订军事技术合作协议,美国政府允许向中国出售军火,两国关系逐渐缓和。1999年中美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为中国加入WTO扫清了最大障碍。2000年克林顿签署了国会两院通过的《2000年美中关系法》,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2001年1月小布什上台,随后美国很快受制于“9·11”事件以及随后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在此期间中美两国深化了国际反恐合作,使中美关系迅速改善。总体看,中美关系的持续向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战略和对美外交政策保持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延续性,同时美国政策圈也乐见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加强中美经贸关系是跨党派共识。
(二)2009年至2016年:合作与竞争共存期2009年到2016年,中美力量发生深刻改变,两国对自身实力与对外政策产生新的认知。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多的建设性功能,美国中心地位逐渐被动摇,增加了美国对自身国际地位的担忧。带着这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感,时任总统奥巴马提出“重返亚洲”概念。但总体上看,奥巴马时期的美国专注于消化反恐战争和08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并没有在应对中国方面投入太多资源。美国的盟友也对美国在军事预算削减的情况下,执行相关战略的能力有所怀疑。中美关系在竞争中仍有合作,整体在可预期的、可管控的范围之内。但自2017年1月特朗普上任后,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揭开了中美关系的面纱。
(三)2017年至2020年:隔阂期特朗普任期内,中美政治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贸易战、科技战等摩擦不断,两国关系遇到挑战。具体来看,特朗普政府执政初期,中美关系曾经历一段“蜜月期”,2017年中美元首会晤中,两国在经贸领域达成合作共识,为中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特朗普政府执政中期,中美竞争整体高开低走,先有600亿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备忘录以及高科技企业的制裁,后在2018年G20峰会后关系“峰回路转”,整体相对稳定的局面没有发生改变。特朗普政府执政末期,特朗普为了将抗疫失败的注意力转移,不断对华采取遏制政策,导致中美关系再受挑战。总体看,虽然特朗普执政期间,中美两国在双边关系上出现了更多分歧,但从中美之间的对话机制与谈判沟通中仍然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相互依赖关系依旧存在,全球经济化所带来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也正是基于此,中美关系中任何一方的困难和挑战都有可能成为双方所共同面临的挑战。
(四)2021年以来:战略相持期2021年以来,国家治理模式的不同和治理能力的较量成为中美关系的突出问题,在政治互信缺失的背景下,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方面,在美国疫情、经济疲软、政治极化下,“甩锅”成为政治正确,“回归”调整政策的推行受到一定阻碍;另一方面,受特朗普时期“美国优先”和“退群”行为的影响,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度下降,国际号召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其盟友国也需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谨慎的选择,所以“打压”政策很难已实现。虽然拜登政府没有调整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和政策方向,但是降低了对华政策的随意性和情绪化色彩,导致21年以来中美关系的下滑趋势有所缓和。
虽然近几年两国关系时有“寒流”,但今年4月以来拜登政府有意缓和中美关系,从美国安顾问沙利文、美国务卿布林肯、美财政部长耶伦在内的多位官员访华,再到本次中美元首会晤,无不透露阵阵暖意。
03 资本市场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缓和:大盘、行业与北向三个维度
那么在中美关系预期缓和之际,大盘表现如何?哪些行业板块表现有望相对更佳?北向资金又会如何反应?我们统计了历史上中美元首的会晤时间,2000年以来双方会晤次数共计28次。我们进一步将时间切分为:2000年至2008年以及2009年至2022年两个时间段,分别对应中美关系的稳步发展期与竞争合作期,两个时间段的会晤次数分别为16次与12次。
(一)中美元首会晤前后大盘的表现我们分别统计了上述两个时间段会晤首日前5至后14个交易日Wind全A日均涨跌幅。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两个时间段的大盘表现模式大致相似,但也呈现出一定区别。
历史上会晤首日前的5个交易日,两个时间段大盘均呈现涨跌互现,但从上涨比例来看,会晤前1到2个交易日大盘上涨比例开始攀升。因为会晤安排会提前公布,部分资金情绪开始提前酝酿。
历史上会晤首日(图中蓝框),两个时间段大盘上涨比例均高于50%,市场整体情绪向好,但只有2009年以来的当日日均涨跌幅显著大于0。
历史上会晤首日后的5个交易日,大盘整体表现较平淡,2009年之前,通常在会晤首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大盘有较好的表现,但2009年之后,大盘在这5个交易日表现均不佳,或许因为中美竞争加剧下市场更为谨慎。
历史上会晤首日后的第6至10个交易日(图中红框),大盘表现较好,两个时间段下的日均涨跌幅为正的天数、上涨比例大于50%的天数明显增多,可能原因是市场需要时间来搜集双方交流内容并进行消化与思考,随后市场才能对双方会晤事件进行定价。
综上,中美元首会晤本身是正面且积极的信号,历史上市场通常在第6至10个交易日有所表现。
图:中美元首会晤前后Wind全A表现
资料来源:鹏扬基金,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作为相关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二)中美元首会晤后申万一级行业的表现差异
我们同样分时间段统计了会晤后各申万一级行业累积收益率情况。2000年至2008年中美元首会晤,从会晤首日至第5、第10与第15个交易日的累积超额来看,有色金属与非银金融均排在前5,超额为正的比例均显著高于50%,非银金融在会晤首日后的10日累积超额、有色金属在会晤首日后的15日累积超额更是高达81%。建筑材料与煤炭行业的超额也排名前列。综上,2000年至2008年,中美元首会晤更多催化的是顺周期板块以及非银金融。
表:2000年至2008年中美元首会晤后平均超额排名前十的行业
资料来源:鹏扬基金,行业历史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09年至2022年中美元首会晤,从会晤首日至第5、第10与第15个交易日的累积超额来看,计算机与食品饮料均排在前5,其中食品饮料超额为正的比例显著高于50%,计算机超额为正的比例在50%附近。另外,国防军工与通信在10个交易日内的超额显著,10个交易日后超额大幅下滑。非银金融虽然在10个交易日内超额不佳,但在15个交易日维度下超额可观。综上,与2000年至2008年不同的是,2009年后催化的行业多为高景气和政策导向行业,同时会晤下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利好部分成长板块。
表:2009年至2022年中美元首会晤后平均超额排名前十的行业
资料来源:鹏扬基金,行业历史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三)北向资金对中美元首会晤的反应
我们统计了2017年至2022年4次中美元首会晤下北向资金流向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到,会晤首日前20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流向无明显规律;从会晤首日前3个至后1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成交金额扩大且能够实现净买入;在会晤首日后的20个交易日内,北向资金基本每日都是持续流入的状态。从沪股通与深股通净买入金额来看,两者净买入金额基本同步,无显著差异。综上,历史上,北向资金在中美元首会晤前3个交易日与后20个交易日通常能够实现持续的流入,表明港资与国际资金亦看好会晤带来中美关系改善下的投资机会。
表:中美元首会晤前后北向资金流向情况
资料来源:鹏扬基金,资金流向历史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4 结语:50年后,中美友谊的种子已成参天大树
音乐会临近尾声,中美演奏家们协力奉上了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这首世界交响乐的瑰宝,在50年间两度跨过浩瀚的太平洋,令全场听众遐思迩想,由黑暗迎接光明,由斗争走向胜利,命运是永恒的主题。时光荏苒,全球政经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尽管经历了种种风雨,费城交响乐团仍继续来到中国,横跨太平洋两端的音乐故事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延续。正如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说,“音乐带给人们的思考和灵感是文字无法比拟的,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成果是多方面的,双方在政治外交、全球治理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具体来看,双方决定加强高层交往并重申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强调当前中美应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同意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
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中美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中美建交以来,每一次关系紧张与缓和的循环背后,都是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体现。虽然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多次遭受波澜,但波澜之后中美关系不但没有疏远,反而加深了。站在中美关系缓和之际,我们对A股未来行情保持乐观。
风险提示:本材料为客户服务材料,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观点以及陈述的信息是一般性的观点和信息,其与具体的投资对象、财务状况以及任何的特殊需求无关,不构成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扬基金”)的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鹏扬基金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鹏扬基金管理的产品时,应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