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地点: | |
开始时间: | |
结束时间: |
新能源具有涉及面广、产业链长、行业空间大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支柱,也是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重要推手。
新能源是当前的热点,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主题,结合行业共识以及我们自己的研究框架,从今天开始我将通过6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下新能源的相关知识,并适当分享我对相关行业的观点。这个系列文章每2天会推送一篇,欢迎关注我的账号。
一、新能源主要包括哪些产业?
新能源主要的行业可以概括为“风光储车” ,即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车。其中光伏、风电,储能属于发电端,新能源车属于消费端。
1、光伏和风电 是发电设备的供应商。光伏行业包括硅料、组件、逆变器等企业;风电行业包括塔筒、风机、海缆等企业。一座电厂(火电厂或水电站、光伏发电厂、风力发电厂)的发电能力通常用“装机容量”表征,全称“发电厂装机容量”,亦称“电站容量”,单位为“kW”。
2、储能 主要指电能的储存。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光伏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此外,还有电力运营商,是指通过光伏、风力等
3、此外还有运营商 是指利用光伏、陆风、海风等进行发电的运营企业,收入和盈利主要取决于发电成本、装机容量以及电价等。
二、新能源车产业链又细分为4条主线
1、上游矿产资源,包括锂、镍、钴等;
2、电池、电池材料等,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成本
3、整车环节,包括电动化、智能化;
4、汽车零部件,包括节能、轮胎、新材料公司。
具体到新能源主题的基金产品,有的是布局全产业链,有的是聚焦于某个细分赛道,具体可根据基金产品的名称、投资范围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进行挑选。
三、光伏为何迎来大爆发?
光伏是今年新能源产业链中大放异彩的板块。相比核电、风电,近年光伏的增长速度大幅领先。
光伏迎来大爆发的核心逻辑是硅料成本下降,需求超预期,并且受俄乌冲突的影响,欧洲今年面临较大的能源危机,也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海外市场需求旺盛。
光伏发电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中式,一种是分布式。
集中式:在我国西部居多,可高效利用优质太阳能资源;
分布式:在我国东部居多,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分布式光伏能够更好结合人口和用电需求,提高光伏利用率,同时初始投资金额低、配套设施建设快、回报周期短,因此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自2021年第3季度,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容量开始超过集中式光伏。
光伏产业长期空间较大
目前我国光伏只占发电的6%,预期长期占比将达到20%-30%,产业长期空间较大;再结合用电量的增长,预计光伏市场需求还有四五倍成长空间。此外,在欧洲地区未来光伏装机量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其对我国光伏组件的进口需求有望明显提升,从而自下而上带动我国光伏行业全产业链的需求。
由此判断,我们认为光伏产业的长期天花板比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与光伏相关的硅料环节当前比较紧张,我们预计今明两年硅料会有所缓解,由此推断,我们认为硅料利润将转移到下游一体化组建公司,看好一体化组件和运营商。
四、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遭遇瓶颈了吗?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4.8%;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24.50%。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318.4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22.01%。可以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
那么,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是否遭遇瓶颈期?我们认为,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达到50%之前,大概率不会到瓶颈期。
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是必然的,主要原因:
1、汽车智能化带来驾驶体验提升,类似智能机替代功能机;
2、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实力使得以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降本增效,产品力优秀、经济性已开始显现。
3、新能源车的“Apple”(特斯拉)已经诞生,“华为、三星、传音”(比亚迪、蔚小理、五菱)也在陆续出现,加快行业渗透。
4、中国政府过去几年的补贴培育了竞争力强大的电池产业链,电池,材料、电机电控和资源等长期看都有机会。
风险提示:本材料为客户服务材料,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观点以及陈述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扬基金”)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